Nike KD 8評測
John / 2015-08-30
Nike KD 8 ----煞面猛虎
創新力有何過人之處
六月末Nike在奧克拉荷馬召開了KD8戰靴的發佈會,為這座城市的主人-凱文·杜蘭特送上新一代戰靴。SIZE尺碼也特別派出一個團隊飛往美國,從設計到實戰對它進行全方位的瞭解,如今距離初次發售已經過去整整兩個月,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體會這款被稱作史上最具創新力的Nike籃球鞋,究竟這款應用了兩項全新科技,並從劍齒虎身上汲取靈感的Nike KD 8戰靴,到底有何過人之處。
新材質的老脚感
這款杜蘭特籃球鞋Nike KD 8 使用的Flyweave材質是一大特色,它的編織方式和我們之前所熟悉的Flyknit截然不同,這也使得它更輕、更透氣。在此次Nike KD 8實戰測試中,Flyweave的彈性似乎要差一些,沒有太多的延展性,但好在前掌部分設定了多條Flywire飛線,通過和鞋帶的合作完成包裹任務。Nike KD 8評測過程中,鞋面的穿著感受比較偏傳統,這跟寬厚的鞋舌也有一定關係,除此之外,鞋面的支撐是一個優點,在進行大動作的時候變形不明顯,對於穩定性是不小的保證。
顛覆傳統體驗
從造型上來看,Nike KD 8球鞋的輪廓扁平,和之前的六代比較相似,但整個中底和外底又非常寬闊,確實讓人產生一絲“跑鞋”的誤會。重量方面,儘管在設計過程中有意减重,但穿起來仍舊有些分量,不過適應之後並無明顯感覺。此次中底的造型比較複雜,一體成型的發泡材質配合全新的Zoom Air緩震單元,最初上脚的質感會比較硬,甚至很難和傳統觀念中的Zoom Air產生聯繫,不過這對追求起動速度的朋友來說倒是福音。
外場好過內場的紋路
此次的中底採用一體成型的發泡科技,後跟處靈感來自劍齒虎獠牙的支撐結構,與整個中底連為一體,確實對提升穩定性有不小的幫助,在本次Nike KD 8測評中脚踝鮮有晃動,减少了扭傷的風險。外底紋路方面,Nike KD 8籃球鞋別出心裁的使用了細碎的點狀紋路,規律排列的外底顆粒雖然美觀,但在內場表現的抓地力平平,反而是在外場更好一些。而且此次的外底橡膠較硬,紋路較深,確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應對外場的調整。
全新氣墊的得與失
中底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全新形態的Zoom Air,這在之前任何鞋款中都未曾出現過。這種新的氣墊面積巨大,無論是長度還是寬度,可以說幾乎是覆蓋了整個脚掌。但和類似Nike LeBron X使用的可視Zoom Air不同的是,它非常的薄,並且在前後掌有多條靈活的切槽。在實際運動的過程中,筆者很容易就忘記了它過硬的脚感,反而是中底前掌的靈活度表現突出,讓人喜歡上了這種高效的觸地感,在進行跑動的過程中不會阻礙行動。但略有不足的地方在於,氣墊雖然很薄,但中底的填充物很厚,還是提升了不必要的高度。
用自己的方式被銘記
整場Nike KD 8實戰測評結束後,這款KD 8球鞋的性能還是令人滿意的,它延續了Nike KD籃球鞋系列一貫的性能追求和杜蘭特的打法特點,而在缺點方面則不是很明顯。最後可以再說回被很多人詬病的外觀設計,Leo Chang與杜蘭特合作八年,他並不是一個沒有想法的設計師,但製作了太多代產品後難免遇到瓶頸,儘管不被認同,KD 8籃球鞋是一件有性格和特點的產品,它用自己的方式被記住了。
本文資料由品牌幫 編輯John提供,更多資訊請訪問 http://okppb.com// 轉載請注明出處